都市小说 | 小故事  
当前位置:小故事网都市小说:

书法家刘德宏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01-08 04:32:15   
猫扑故事网推荐:
大师 这年月书法家多,走到哪里你都能碰上一两个,甚至好几个。但让人赏心悦目,让人抬了头而且往心里去的,总是不多。这种现象跟文学界一样,会写能写的人遍地都是,但有灵魂的文字却总是少而又少。我总是觉得,一个人能写几行好字并不难,难的是能在众多的作品中写出自己的风骨,并且傲立于世。
  认识刘德宏的时间并不短,但他的字我却只见过一幅,而且是匆匆地过了一两眼,那是在网上,但记忆深刻异常。有天我乘坐出租车,从大街边的一家茶庄前经过,茶庄的名字“郑记本草堂”虽然一闪而过,但我却当即认定,那必定是刘德宏的笔墨,后来一问,果然。
  我想这就叫做真正的书法家了,一个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书法家。
  刘德宏的字很像刘德宏,不张扬,但又很有个性,是那种地道的字如其人。字当然是书法的字,我不太懂;但人,我知道说的是有关修养,有关造化,有关境界。没有这些,写出来的字就会永远只是字而已。字谁都会写。我也会,但我不懂书法,所以,我特别敬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他们的字不光写得好看,而且写得有味道,写得有内涵。
  书法家的字是值钱的字,值钱就值钱在他们的字不仅仅只是字。刘德宏的字,就已经是这样的字了。他的字,听说已出手到两三千、三四千,甚至有五六千一幅的了,名声在外。有人为了求他的字,天远地远地总是先把钱给他寄来,然后等待着某一天能得到一幅两幅,然后收藏在屋里。
  刘德宏的字能有今天,当然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年两年的事。有一年他带着一伙人搞一个书法活动,搞到最后因为经费紧张竟没了饭吃,他只好找到一位饭店的老板,让老板给他安排两桌,他说他可以给他两幅字。老板当时愣了半天没有答应,心里也许在想,我要你那两幅字干什么?你那两幅字摆在桌上能吃吗?后来有人不断地提醒说值得值得,老板才勉强摆了两桌。几年后那老板才发现,自己的两桌饭其实比刘德宏的字便宜多了,就是再请个十桌八桌也是值得的,于是让人捎话给刘德宏:何时再来?自然是想再拿几幅。他哪里知道,此时的刘德宏早就不是旧日的刘德宏了。
  刘德宏的字,也不是说拿就拿的。作家东西几年前就求过他一幅字,一直也还在求,到现在都没有到手。东西说你不是会反悔的人吧?他说不会。他说我会在状态最好的时候给你写一幅的。这话说得让人舒服。我也相信好字不是每天都可以写出来的,否则就只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那些字了。有这等自律是很难得的,这显然是需要进入一种境界才能有的,他让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人,在一步一步地往峨眉山的金顶走去。他越走越高,越走越接近,而不是往下走,越走越低,最后掉在山脚的草地上。
  刘德宏原先是学会计的,听说打算盘可以打得噼里啪啦地山响。我曾想,如果是在旧社会,如果你在东西家的庄园里看到他,会误以为他是东西家的账房先生。可他后来竟然进了报社,当了记者,当了编辑,听说还曾暗地里爱好过文学,专门研究过东西,研究过毕飞宇,还研究过贾平凹,不知道是否也研究过鬼子,最后是发现文学的院子太深,树也太杂,路也太烂,能看到阳光的机会太少,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便把文学的门堵了起来,然后埋头练起了书法。没想到他竟然成功了,真不知道这是上天的怜悯还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也许是兼而有之吧。
  刘德宏长得有点过于精瘦,尤其是脸,我曾好心地建议他在下巴那里种几根像样的胡子,好让自己更书法家一些。听说他也用心地试了,但没有等我看到是何等的模样,他就自己关门一根一根地拔掉了。说是难看。他的下巴如今依旧是白净净的,除了脸上那副廉价的眼镜,怎么看都看不出他的身上哪一点像个书法家的样子。整个夏天,也老穿着一种工装似的衬衫,看上去总让人怀疑是从河内那边过来探亲的。
  可他自己说这不重要。
  他说重要的是他的字。
  这自然又是一种境界。
  那就愿他的字一路走好。 看倒影
猫扑故事

图文推荐 故事网小故事看了本文的朋友都看了下面的文章

随机推荐 故事网小故事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最新热门

今日热门文章

本月热门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