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 | 小故事  
当前位置:小故事网都市小说:

守望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1-01-08 04:35:22   
猫扑故事网推荐:
我用你的眼睛看他 作家王从来没想到老姑的故事竟然那么令人荡气回肠。当那位旅美画家刘的大型油画《守望》一进入展览厅,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摘取了国际性大奖的时候,作家王才急急忙忙回到老家翻看起那本县志来。   老姑是17岁上那年出嫁的,按家乡的风俗穿着一身大红,好看着哩。谁知就是新婚的第二天早晨,一对新人还在床上呢喃的时候,门就被撞开了。三个 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们俩。那个持短枪的家伙还不怀好意地拧了一把新娘子的脸,嘟囔了一句:娘的,还真是个美人坯子。新郎官怕新娘吃亏便赶快穿好了衣服答 应随来人走,临出门时,他望着吓得抖成一团的新娘说:“没事,我出去了……就回来。”门“吱”的一声从外面关住。   一村人都吵吵嚷嚷地集聚在村头的那棵百年皂荚树下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国民党抓去了村里十多个小伙子呢。从那天起新娘的影子就常常地出现在那遮天蔽日的老树冠下,一天天,一年年。村里人再劝,她都是那句话:“他说的,他出去了,就回来。”   没两年老家解放了,村里陆续回来了一些当年在外打仗后来在城里做了官的人,也有当了工人或是不愿意在外面工作而回乡务农的人,可是没有那天说了“就回来”的新郎。   “文革”时,村里乡里都搞批斗,老姑因为丈夫是被国民党抓走的就成了批斗的对象。但批斗游行完了,她还是到那棵树下向远处张望。她说的还是那句话:“他说的,他出去了,就回来。”   十多年后,旅美画家刘路过那个村子听说了百年皂荚树下的故事,一个几十岁的大男人家,他哭了,在那个村子里住了好几天,终于画成了那幅油画《守 望》。油画在美国、法国等地巡展时,让那些天天忙得如车轮一般的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们也啧啧称道,而且心里不时流过一丝丝暧意。不过,画家刘在北京长大的 儿子也是个搞艺术的,留着长长的头发,穿着布满美人头像的T恤,他看完父亲的画,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撇了一撇嘴……   当然作家王在翻看县志和回乡一次再一次地打听询问下,加上坐在书屋里一夜一夜地苦思冥想,他的小说比画家刘的故事更完整。因为,画家刘怎么也想不到,就是在他的油画获得了国际大奖以后,皂荚树下的新娘终于等来了昔日的新郎官。   那是一个飘着小雨的冬日,通向村子里的黄泥土路上开来了一辆小轿车。新娘那一刻并不在老皂荚树下,小轿车就一扭一拧地开到了当年的新家门前。新 郎终于回来了,虽然已是两鬓银白(据说是思乡造成的),但是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气度非凡。他是以台胞的身份回来探家的,一出门就是五十多年呀,见了能认识 的人就哭呀。新娘听说后,就木呆在家里了。一伙人见面时,就在当年两人做了一夜夫妻的屋里,虽然岁月已走过五十多年,老人仍然能想起来当年洞房的红烛。几 近七十岁的新娘平静地看着眼前,恍如梦境,眼里只是闪着虽是混浊却亮晶晶的东西。不过,很快,站在两人身边那位满身珠光宝气的女人就把这一切都打乱了。新 郎回忆说,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船人离开大陆漂在去台湾的海上,大家心如刀剜……后来,新郎在台湾成了那个比他小16岁满身珠光宝气的女人的新郎,也 成了五个儿女的父亲。   作家王写到这里时曾非常为难,犹豫着是否该暴露其中的一个秘密,但想想毕竟那是自己的老姑,另一个是自己的老姑夫,也只好咬咬牙说算了。   后来,老姑夫走了,回台湾去了。只隔了几天,老姑又出现在村头那棵百年皂荚树下,只是穿得不再是老黑棉袄,是新郎官从台湾带给她的一件令村里人说起来都感觉到没法穿出来的衣服。   再后来,老姑就死了。但是村人总感到她的影子还晃悠在那百年老树下。作家王回村几次都有同感。他的眼里就出现了望夫台,或是长江三峡的神女峰什么的。   补白:已经无从说清我是多大年龄时知道有这一类故事的。似乎仅仅有了记忆,母亲就讲过一个女人可能为一个男人这样活一辈子。还记得,我曾问,有没有这样为一个女人活了一辈子的男人。母亲是怎么回答的。我早忘了。 贼王
猫扑故事

图文推荐 故事网小故事看了本文的朋友都看了下面的文章

随机推荐 故事网小故事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最新热门

今日热门文章

本月热门排行

推荐